2015年3月26日 星期四

從《穹頂之下》看紀錄片的力量與盲點


做為一種宣傳的工具,紀錄片總是多了許多不同的面孔,藉由不同的表現手法、不同的拍攝技巧、不同的敘事風格......等各種差異,紀錄片的出發點與成果有著極大的差異,如果我們認為紀錄片就是單純的「紀錄」那就會陷入極大的誤區,因為從來就沒有人保證所有的紀錄片必然是不偏不倚,也一定不包含創作者的自我意識(偏見)。

當我們打破對「紀錄片」過多的期待與光環後,就可以來看看紀錄片獨特的力量在哪裡?這些力量又有著哪些盲點?做為觀眾我們又該思考哪些問題?這些問題我們就以近來當紅的紀錄片《穹頂之下》做為解說的例子。

《穹頂之下》的背景與浪潮

《穹頂之下》是前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記者柴靜的作品,以100萬人民幣的預算自費花了約一年的時間拍攝,這部長達一百分鐘的紀錄片採用了對公眾演講的記錄形式,由柴靜作為主講人對現狀進行介紹,並插入採訪拍攝的片段,呼籲人們關注中國的空氣污染問題。

影片在2015年2月28日於在人民網及優酷視頻網站上免費播出,短短時間內點擊量過3億,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也感謝她喚起了公眾對環境問題的重視。但是從3月5號起官方開始對影片的影響力降溫,各大網站的影片被下架,僅剩下已購入版權的新浪可以播出。據多家媒體猜測,中國封殺該片是為了避免公眾對快要開始的兩會失焦。

影片播出後,除了讓大眾對中國的空氣污染問題有了更多的關注,對石化產業與環保產業的股價有造成了一定影響,紀錄片中出鏡的山西省環境保護廳廳長劉向東,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,已於2015年3月19日被山西省紀委調查。


快速累積的點閱率,對政策與經濟都造成影響,甚至最後被官方媒體「冷處理」這都可以當作《穹頂之下》成功的指標,也代表這確實是值得用來分析的例子,我們現在就來看看紀錄片的力量與盲點在哪?

感性的力量難免偏頗
 

和理性的數據相比,感性的訴求有時候可以創造無限的力量,紀錄片做為影片創作的一種類型,創作者非常重視感性的訴求,因為這種論述方法不但有強烈的感染力,更可以讓影片不是只有無止境的訪談與數據。以《穹頂之下》來說柴靜在紀錄片中,便講了女兒還沒出生就得良性腫瘤的故事,讓觀眾用比較柔軟的眼光看這部影片。

但是感性的訴求並非「客觀的結果」更缺乏科學的依據,有的時候只是為了製造效果,這是觀眾必須注意的地方。

研究數據是否經過「簡化」 

各種複雜的數據會讓影片看起來更客觀,如果利用「資訊可視化技術」將這些數據變成有趣的動畫,更能避免大量的資料堆積讓觀眾無法以全面的角度消化這些數據。

如果有機會實際製作這類型的數據動畫就會發現,這些數據的項目可能有經過簡化,目的是為了讓畫面的傳播力更強烈,也可能單純只是為了視覺效果而刪選,這意味著這些數據可能只是調查的一部分,很多背後的觀察、理解、佐證可能都會被忽略進而造成資訊的偏頗。

過於簡化的解讀(推論)
我們常見到報導會說:「研究指出常吃XXX的人容易得OOO!」這種結論可能只是有人發現OOO的患者中很多人都有吃XXX的習慣,進而認為「常吃XXX的人容易得OOO!」這就是非常常見的簡化推論,有的時候這可能是刻意的操作。

創作者的意圖 

拍攝紀錄片要大筆的預算與時間,這些資源從哪裡來?可能是小額募資,可能是創作者自掏腰包,可能是「某組織」在背後資助,這些族群、個人、組織都有自己的慾望與利益,這都可能影響紀錄片內容的方向。

紀錄片有著改變社會、說服人群的力量,但是紀錄片提供的絕對不等於標準答案,紀錄片的內容有可能只是一種另類的觀點,甚至可能帶著個人或團體偏頗的意圖,我想了解、思考、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才是最重要的事情。





相關連結


霧霾的定義(維基百科) 

 霧霾紀錄片《穹頂之下》被封殺,柴靜效應持續延燒!(遠見)


穹頂之下,PM2.5難逃中山大學獨步全球的檢測技術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